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來臨之際,嵐山區檢察院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加強與行政機關的良性互動,進一步織牢揚塵污染“防護網”,以共治共贏理念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用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殷切期盼,讓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持續增強。
嵐山區檢察院在履行公益訴訟監督職責中發現,某建筑工地長期露天堆放大量沙土,因苫蓋網風化破損導致防塵失效,造成揚塵污染環境,影響了周邊群眾的正常生活;某處混凝土加工廠未采取加濕、覆蓋等防塵處理,在作業過程中產生大量揚塵污染,嚴重影響周邊環境和空氣質量,致使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經多方走訪調查后,該院依法對揚塵污染問題進行立案審查。
空氣污染無小事,揚塵治理刻不容緩。下一步,嵐山區檢察院將對揚塵污染原因、公益損害后果、大氣污染防治職責歸屬等問題進行確認,并就整改方案等與相關單位進行磋商,及時督促涉案企業對揚塵污染問題進行整改,切實消除侵害公共利益隱患,為助力嵐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檢察官說
揚塵是環境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氣環境中,作為地面塵土,在風力、人為帶動下,進入大氣變成開放性污染源,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和市容環境。揚塵治理方式基本離不開清掃保潔、噴淋灑水、植綠覆蓋、固土揚塵等措施,運輸車輛則需要防漏、進出場清洗等措施,有效減少揚塵污染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