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是視障人士安全出行的綠色通道,然而現實生活中的盲道常常變成“忙”道,隨意停車、石墩阻擋、“斷頭路”“障礙路”隨處可見,給視障人士出行安全增加了潛在風險。
在第32個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東港區檢察院開展了盲道安全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助力清理整治盲道亂象,延伸檢察服務觸角,切實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助推文明和諧社會建設。
感受盲人需求,實地調查取證
檢察干警先后到殘疾人聯合會、盲協、特殊教育學校進行走訪座談,實地了解盲道安全隱患。經調查發現,轄區內許多盲道存在緣石坡道不規范、被配電箱、窨井蓋占用等問題,嚴重影響視障人士的出行安全。
制發檢察建議,助力盲道整治
根據前期調查取證情況,該院立即向轄區內相關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并進行走訪座談,建議相關部門及時對轄區內盲道不規范問題進行整治、修繕,并對盲道建設、使用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排除隱患。同時,建議加強日常監管巡查,建立盲道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嚴格按照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進行監督驗收和移交,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
開展專項整治,提升公眾意識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監管部門迅速開展盲道專項整治行動,通過現場引導、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市民愛殘助殘、愛護無障礙設施的意識。目前,轄區違規停車亂占盲道的現象明顯好轉,人行道上又重現一條條完整、通暢的“陽光”通道。
檢察官提醒
盲道作為引導視覺障礙人士安全出行和辨別方向的無障礙通道,體現了社會對殘疾人的尊重和人文關懷,同時也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破壞盲道等無障礙設施。無障礙環境建設需要每一位公民共同努力。黑暗蒙住了他們的眼睛,讓我們攜手用愛守護他們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