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件事情很觸動我的神經
1、女兒的成長
幾天前,和剛上初二的閨女大米玩“飛花令”,一開始我還在心中暗自盤算,別讓她輸得太慘了,我們約定以“花”開始。我先來了一句“花落知多少”,大米張口就來“梨花一枝春帶雨”,接下來“花”在第3個字的位置上,我絞盡腦汁,好不容易想到了“不是花中偏愛菊”。大米馬上接到“自在飛花輕似夢”,然后又到我,我卻卡殼了。以前熟記于心的詩句全都模模糊糊,明明是呼之欲出,卻又呼不出來。那場景,真是大寫的尷尬。接下來的游戲變成了大米的詩歌朗誦會,“不知近水花先發”、“千樹萬樹梨花開”、“故穿庭樹作飛花”……這些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勝券在握的大米根本就不在乎輸贏,好像這只是我們倆之間一次無比稀松平常的對話。我沒有生氣于她全然不顧及我的感受,也沒有懊惱于自己的慘敗,只是感慨時間的流逝太過于悄無聲息。是啊,她的個頭都比我高出一大截了,額頭上會時不時地冒出幾個青春痘;她問我的數學題經常把我難倒,她問我物理題,我居然給指導錯了;她隨便一寫的隨筆,居然驚艷到了我……她就這么悄悄地長大了。
2、母親的老去
母親今年70歲了,身體看上去也還硬朗,真的,只是看上去而已。以前每個周末或者過節回家,她總是毫不費力地做出一大桌子好吃的,她清楚地記得我們姐弟4人的喜好,想到誰總是能準確地叫出他的名字。最近,我發現母親老了,她的白發越來越多了,她做的飯菜咸淡拿捏地也沒有那么準了,營養搭配也不怎么講究了,就連廚房里的衛生也從之前的一塵不染降底到了說得過去就行的標準。有時候,她明明想叫我,卻偏偏會把姐姐弟弟的乳名全部叫上一遍,最后才會叫出我的名字。她對我們的依戀越來越深了,以前給她打電話,她一準會說“好好工作,不用惦記媽,媽好著呢”。現在,要是幾天沒見到我們其中的一個,她就會反復念叨,好幾天沒見到老幾了,這孩子忙啥呢,也不知道打個電話回來。以前母親走路飛快,現在連上樓都要在中間歇一會。凡此種種,都在釋放出同一個信號,那就是母親年紀越來越大,母親老了。
3、成長和老去
成長和老去看似相互矛盾,卻共同指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時間。時間是無情的,任誰都無法阻擋住它的腳步,有人在慢慢成長,也就有人在漸漸老去。在時間面前,我們真的是無能為力。而我也正被這時間的腳步推著,倉促走進了中年,這一成長和老去的銜接點。走進中年,也就告別了生命中最燦爛的季節,走過了前半生最華美的流年;走進中年,也就走進了人生的風雨,走進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匆忙。時間又是公平的,它偷走了你的青春,也增長了你的閱歷;它拿走了你的鋒芒,卻贈予你平靜恬淡的心境,它讓你歷經挫折,又回饋你寶貴的人生經驗。
4、既然無法掌控時間,那就試著調節心態吧
人到中年,就像季節走進秋天,最該學會的應該是刪繁就簡,不爭不躁,不念昨天,不說明天,好好把握每一個今天;助推孩子成長,陪伴老人晚年,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個角色。
面對成長和老去,腦海中出現了李宗盛的歌:歲月你別催,走遠的我不追;歲月你別催,該來的我不推。
|